1. 首页 >> 百科知识

(猪圆环病毒渗出性皮炎怎么治疗)猪圆环病毒病综合防治

圆环病毒病防治方法分享

猪圆环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是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吧!

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症状。PMWS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猪进行性消瘦或生长迟缓,这也是诊断PMWS的必要临床依

据。其他症状包括厌食、精神抑郁、行动迟缓、皮肤苍白、头发蓬乱、呼吸困难和以咳嗽为特征的呼吸障碍。不太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发病率普遍较低,死亡率较高。浅表淋巴结肿大,有时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贫血和可见的粘膜黄疸。上述所有临床症状可能在一头猪身上看不到,但所有症状在病猪身上都能看到。胃溃疡、嗜睡、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猝死少见。绝大多数PCV2是亚临床感染。一般临床症状可能与继发感染有关,或完全由继发感染引起。在通风不良、过度拥挤、空污染空气、混养、感染其他病原体的情况下,病情明显加重,一般死亡率为10% ~ 30%。

2.先天性震颤的症状:震颤从轻微到严重不等,一窝猪的感染数也变化很大。瑟瑟发抖严重的病猪,往往在出生后一周内就因为吸不到奶而饿死。能忍耐1周以上的乳猪,3周龄能存活并恢复。震颤是双侧的,乳猪躺下或睡觉时震颤停止。外部刺激,如突然的声音或寒冷会引起或加剧颤抖。有些猪一直无法完全恢复,在整个生长育肥期持续颤抖。感染的猪通常是新引进的年轻种猪所生,这表明这些血清阴性的种猪在怀孕的关键时期暴露于PCV。

3.常见的混合感染:PCV感染可引起猪的免疫抑制,使机体更易感染其他病原体,这也是圆环病毒与猪的多种疾病混合的原因。最常见的混合感染有PRRSV、PRV(伪狂犬病病毒)、PPV(细小病毒)、肺炎支原体、多杀性巴氏杆菌、PEDV(流行性腹泻病毒)、Sⅳ(猪流感病毒),部分为双重感染或三重感染,病猪死亡率会大大提高,部分可达25% ~ 40%。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措施。实验兽医的生物安全措施:认真对待引种,引种不慎往往是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对进口母猪要严格检疫,购买的公猪和精液必须无ⅱ型圆环病毒感染。

2.改善饲养管理,减轻压力,合理配制饮食。注意通风保暖,保持猪圈干燥,提高猪圈空气体质量,降低氨气浓度。阉割和注射必须遵循良好的卫生和消毒习惯。

3.养猪场禁止养猫养狗,定期驱赶蚊蝇,投放毒饵灭鼠。搞好种猪净化,坚持自繁自养。定期监测,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避免仔猪过早或过度免疫,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仔猪的影响。

4.在猪圆环病毒ⅱ型易感期,最好不要注射应激较大的疫苗,如仔猪副伤寒疫苗、口蹄疫疫苗、哮喘疫苗等。对于一些可以通过药物预防的细菌性传染病,如猪丹毒、猪肺炎、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等。,可以暂停接种疫苗。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御机制是目前对猪圆环病毒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猪的生产性能下降和高死亡率使该病显得尤为重要。此外,由于PCV2的持续感染,该疾病在经济上更具破坏性。抗生素的应用和良好的管理有助于解决并发感染的问题。

1.加强饲养管理。

预防和控制该病,减少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是降低饲养密度,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度和混合群制度,减少环境应激因素,控制并发感染,保证猪的免疫状态稳定,加强猪场内外的生物安全措施,采购生猪时保证生猪来自清洁猪场。专利消毒剂Virkon S在1∶250稀释时能有效杀灭圆环病毒,因此可应用于每批猪之间的终末消毒。

2、做好生猪重大传染病的免疫工作。

PCV2及其相关猪病的发生需要其他条件或共同因素才能诱发临床症状。世界各国控制该病的经验是针对常见传染源进行适当的主动和被动免疫。因此,对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哮喘、蓝耳病进行免疫是保证胎儿和哺乳仔猪安全的关键。因此,根据不同的可能病原体和不同的疫苗,对母猪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3.人工被动免疫

可以用血清疗法。从养猪场的育肥猪收集血液(健康的淘汰种猪的血液是最好的),分离血清并注射到断奶期的仔猪体内。

4、使用自己的疫苗

养猪场一旦发病,可以把病猪的内脏加工成自己的疫苗。根据临床实践,效果良好。但现阶段有两种观点:一是母猪和断奶仔猪同时免疫,优点是免疫效果快,基本可以在1 ~ 2个月内控制病情。缺点是如果灭活不彻底,疾病会长期存在。二是只免疫断奶仔猪,优点是免疫安全性好,基本不会使疾病长期存在。缺点是免疫效果慢,需要半年左右才能控制病情。

5、"感染"物质的主动免疫

"感染"物质指染病猪、死胎猪、木乃伊胎等的粪便。,用于配种前饲喂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有一定抗体的母猪在怀孕80天后补充,可以产生较高的免疫水平,并通过初乳传给仔猪。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该病,保护胎猪和乳猪的健康,而且对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生殖障碍也有很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要非常小心使用,如果田间有仔猪,会造成人为感染。

6.毒品预防

预防性给药和治疗对于控制由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是非常理想的。但到目前为止,由PCV2引起的相关猪病的病原和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不能完全依靠特定的控制措施,只能同时进行有效的综合措施才能事半功倍。

①仔猪用药:哺乳仔猪在3日龄、7日龄、21日龄分别注射长效土霉素(200mg/mL)0.5mL三次,或在1日龄、7日龄、断奶时注射快洁灵(头孢噻呋,500mg/mL)0.2mL。在断奶前一周和断奶后一个月分别饲喂致远净(50 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或多西环素(150 mg/kg),同时饮水加阿莫西林(500 mg/L)。

②母猪用药:在分娩前第一周和分娩后第一周,母猪饲喂痔元净(100 mg/kg)+金霉素或土霉素(300 mg/kg)。

7、综合防治计划

(1)分娩期:仔猪全部进出,两批猪之间要进行清洗消毒。分娩前给母猪洗澡,处理寄生虫。限制交叉母乳喂养,如有必要,在分娩后24小时内。

②断奶期:猪圈小,原则上一窝一圈,猪圈牢固隔开。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有独立的与邻居分开的粪便排放系统。降低饲养密度:> 0.33 m2/头。添加喂食器空房间:> 7 cm/小猪改善空气体质量:NH3

③生长育肥期:猪圈小,分隔墙。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空柱、清洗消毒制度。从断奶猪圈里取出来的猪是不混的。整个育肥圈的猪都不再混了。降低饲养密度:> 0.75 m2/头。提高空气体质量和温度。

④其他:合适的接种计划。托儿所应有独立的饮用水加药设施。严格的保健措施(断尾、断牙、注射时严格消毒)。尽快将病猪移至治疗室或扑杀。

猜你喜欢:

1.野猪饲养标准的技术要点。

2.丹毒的诊断方法

3.健康的解毒方法

4.野猪养殖中的疾病及预防

5.水貂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